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陕西:校地协作拓宽农业增收致富路
更新时间:2025/4/29 10:37:36    来源:新华社

  秦岭南麓,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农户们正在葡萄种植基地里除草,葡萄藤上已结出颗粒大小似米粒的果实。“等到八九月葡萄成熟,一部分搞采摘,剩下的都由酒庄收购,我们只管种好葡萄就行,销售不成问题。”指着几百米远的丹凤酒庄,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村民陈丽霞说。

  丹凤葡萄酒拥有百年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畅销陕西、湖北、河南等多地。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竞争加剧,以及当地葡萄品种缺乏、栽培技术与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丹凤葡萄酒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虽然历史悠久,但要想焕发新生,必须用科技为产业注入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多年前带队深入丹凤调研葡萄酒产业,并针对性地提出从产品质量到品牌塑造的产业振兴路径。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专项,从2022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围绕品种选育、技术升级、品牌塑造等方面展开全方位产业攻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孙翔宇说,针对丹凤产区酿酒葡萄品种匮乏问题,科研团队先后帮助当地引进摩尔多瓦、北醇等20余个品种,并结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筛选出4个抗逆性强、风味独特的优质品种。“我们还开发了适配当地的靶向酿造工艺技术体系,建立了从原料到生产工艺的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同时,根据原料特性和国人喜好,又研发了4款以甜型葡萄酒为核心、干红葡萄酒为标杆的新产品,助力进一步打开市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通过下派科技服务团、产业顾问团、乡村振兴服务团和研究生助力团,为丹凤输送技术、培养人才。“我和几位学生长期驻扎在丹凤做科研和服务,只要农户和企业有需要,我们就第一时间到现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教授杨和财说。

  从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到日渐精准化的农业技术,从单纯“酿酒、卖酒”到打造“红酒文化节”实现三产融合,丹凤葡萄酒产业的道路越走越宽。据统计,2024年,丹凤葡萄酒综合产值达13亿元,同比增长约8%。

  “近几年,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包装、销售、物流等就业岗位,并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葡萄酒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丹凤县棣花镇党委副书记张文彬说。

  在秦巴山区多地,校地协作正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动能。

  在陕西紫阳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团队帮助当地制定陡坡茶园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等一批技术标准,促进采茶收益大幅增长;在陕西山阳县,南京农业大学赵明文教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莫海珍教授团队等,通过研究推广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助力当地产业基地做大做强。

  站在丹凤县的葡萄园远眺,群山秀美多姿,田间农户们干得起劲。一瓶瓶佳酿背后,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正越走越宽。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陕西:校地协作拓宽农业增收致富路
    2025/4/29 10:37:36    来源:新华社

      秦岭南麓,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农户们正在葡萄种植基地里除草,葡萄藤上已结出颗粒大小似米粒的果实。“等到八九月葡萄成熟,一部分搞采摘,剩下的都由酒庄收购,我们只管种好葡萄就行,销售不成问题。”指着几百米远的丹凤酒庄,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村民陈丽霞说。

      丹凤葡萄酒拥有百年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畅销陕西、湖北、河南等多地。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竞争加剧,以及当地葡萄品种缺乏、栽培技术与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丹凤葡萄酒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虽然历史悠久,但要想焕发新生,必须用科技为产业注入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多年前带队深入丹凤调研葡萄酒产业,并针对性地提出从产品质量到品牌塑造的产业振兴路径。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专项,从2022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围绕品种选育、技术升级、品牌塑造等方面展开全方位产业攻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孙翔宇说,针对丹凤产区酿酒葡萄品种匮乏问题,科研团队先后帮助当地引进摩尔多瓦、北醇等20余个品种,并结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筛选出4个抗逆性强、风味独特的优质品种。“我们还开发了适配当地的靶向酿造工艺技术体系,建立了从原料到生产工艺的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同时,根据原料特性和国人喜好,又研发了4款以甜型葡萄酒为核心、干红葡萄酒为标杆的新产品,助力进一步打开市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通过下派科技服务团、产业顾问团、乡村振兴服务团和研究生助力团,为丹凤输送技术、培养人才。“我和几位学生长期驻扎在丹凤做科研和服务,只要农户和企业有需要,我们就第一时间到现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教授杨和财说。

      从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到日渐精准化的农业技术,从单纯“酿酒、卖酒”到打造“红酒文化节”实现三产融合,丹凤葡萄酒产业的道路越走越宽。据统计,2024年,丹凤葡萄酒综合产值达13亿元,同比增长约8%。

      “近几年,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包装、销售、物流等就业岗位,并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葡萄酒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丹凤县棣花镇党委副书记张文彬说。

      在秦巴山区多地,校地协作正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动能。

      在陕西紫阳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团队帮助当地制定陡坡茶园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等一批技术标准,促进采茶收益大幅增长;在陕西山阳县,南京农业大学赵明文教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莫海珍教授团队等,通过研究推广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助力当地产业基地做大做强。

      站在丹凤县的葡萄园远眺,群山秀美多姿,田间农户们干得起劲。一瓶瓶佳酿背后,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正越走越宽。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