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温书臣”心理热线 家长情绪加油站
孩子偏科,家长怎么引导?
更新时间:2025/4/30 8:28:08    来源:焦作晚报

  近日,有位家长向记者倾诉,自家刚上七年级的女儿,在学习上喜欢的科目努力学,不喜欢的则放任不管。家长担心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偏科问题,却又无计可施。

  针对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市名师温书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成员张晶晶。张晶晶说,很多孩子都有学习兴趣不均衡,而导致偏科的问题。据此,张晶晶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到各科的重要性。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或未来职业规划,向孩子说明每门学科的独特价值。比如,数学在理财、建筑设计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语文对于表达沟通、文学创作至关重要。

  其次,激发孩子对薄弱学科的兴趣。要了解孩子不喜欢某学科的原因,若是因为觉得难,可以找辅导资料或请老师指导,帮助孩子攻克难点;若是因为觉得枯燥,可尝试通过有趣的实验、故事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例如,用化学实验的奇妙现象激发孩子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第三,鼓励孩子制订全面的学习计划。要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门学科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避免因兴趣而过度侧重某些学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明确每天各学科的学习任务。

  第四,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和情绪变化。当孩子在薄弱学科上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升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如孩子在原本不喜欢的英语学科上取得好成绩,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如“你这次英语作文字体优美、语句通顺,进步很明显,我们要继续加油”。

  “帮助孩子克服偏科,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孩子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持续关注并给予支持。”张晶晶说。

  家长朋友们,有关您的困扰可以倾诉至邮箱:

  1041659415@qq.com

  73507017@qq.com

  或者拨打热线电话:

  18639121956(微信同号)

(记者李涛 韩晓)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贺 珺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王 莹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温书臣”心理热线 家长情绪加油站
    孩子偏科,家长怎么引导?
    2025/4/30 8:28:08    来源:焦作晚报

      近日,有位家长向记者倾诉,自家刚上七年级的女儿,在学习上喜欢的科目努力学,不喜欢的则放任不管。家长担心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偏科问题,却又无计可施。

      针对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市名师温书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成员张晶晶。张晶晶说,很多孩子都有学习兴趣不均衡,而导致偏科的问题。据此,张晶晶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到各科的重要性。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或未来职业规划,向孩子说明每门学科的独特价值。比如,数学在理财、建筑设计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语文对于表达沟通、文学创作至关重要。

      其次,激发孩子对薄弱学科的兴趣。要了解孩子不喜欢某学科的原因,若是因为觉得难,可以找辅导资料或请老师指导,帮助孩子攻克难点;若是因为觉得枯燥,可尝试通过有趣的实验、故事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例如,用化学实验的奇妙现象激发孩子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第三,鼓励孩子制订全面的学习计划。要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门学科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避免因兴趣而过度侧重某些学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明确每天各学科的学习任务。

      第四,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和情绪变化。当孩子在薄弱学科上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升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如孩子在原本不喜欢的英语学科上取得好成绩,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如“你这次英语作文字体优美、语句通顺,进步很明显,我们要继续加油”。

      “帮助孩子克服偏科,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孩子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持续关注并给予支持。”张晶晶说。

      家长朋友们,有关您的困扰可以倾诉至邮箱:

      1041659415@qq.com

      73507017@qq.com

      或者拨打热线电话:

      18639121956(微信同号)

    (记者李涛 韩晓)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贺 珺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王 莹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